防伪标签作了“伪证”:“西湖龙井”的烦恼几时休?(转自浙江新闻)
作者:防伪标签 时间:2019-10-31 17:19
“春雨贵如油,春茶贵如金”,临近清明正是茶叶爱好者们采购明前龙井的好时节。可最近媒体调查发现,不少人采购茶叶认准的2019年龙井茶防伪标志竟然被一些茶农明码标价卖了起来。如此一来,本该是正宗西湖龙井“身份证”的防伪标贴就失去了公信力,龙井茶叶市场浑水摸鱼的假冒产品也让人难分真假。
据调查,700元可以购买到60张防伪标签。一张不到12元的标签可代表着250克的正宗西湖龙井。按照目前市场上明前西湖龙井每斤500克最低市场价2000元上下的价格来算,250克贴上这个标签的茶叶,就可卖1000元左右。因为价格高、名气大,西湖龙井成为不法商家的牟利目标,因而陷入了“年年打假年年假”的困局。
自2001年起,为保护西湖龙井茶原产地,杭州市政府将“茶农标”发放给龙井、转塘等原产地茶农。除了辨别真伪外,“茶农标”还有溯源功能,用手机扫描“茶农标”二维码,可以获得茶叶来源茶山和茶农信息。原以为有了这张防伪“身份证”,正宗西湖龙井的权益可以得到恰当的维护,然而“茶农标”却屡屡被曝出问题。去年就有茶农向市长热线反应实际到手的茶农标数量和茶园面积不符。西湖区纪委、西湖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有村干部私自对“茶农标”数量进行了调剂。
“西湖龙井”年产量仅为400吨左右,明前茶只占总产量不到十分之一。根据《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只有产自杭州市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龙井茶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而杭州周边乃至浙江其他地区产的茶叶也称“浙江龙井”或者“龙井茶”,但价格、品质与正宗“西湖龙井”相去甚远。但有关数据显示,每年以“西湖龙井”名义卖出去的茶叶,却达到近3000吨。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傍上西湖龙井呢?就是因为看中这块牌子后面巨大的经济利益。质量监督和流通监管上的漏洞,使正宗西湖龙井暂时无法摆脱假冒西湖龙井的围攻。甚至于,为了防止假冒而产生的防伪标识和原产地标识,反而成了掩护假冒产品猖狂的“保护盾”。近年来,西湖龙井商标的持有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在全国掀起打假风暴,以维护商标的专用权。尽管官司全胜,但西湖龙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好感度却也随着这些波折打了折扣。
“龙井满街走,真品挂枝头”,如此尴尬境地不仅伤了茶农的利益,更波及到杭州西湖这一地理标志的对外形象。地理标志作为地方特色经济的特色品牌,在提升地方特色产品形象,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重庆“涪陵榨菜”、新疆“库尔勒香梨”、山东“章丘大葱”、福建“安溪铁观音”茶等,这些地方特产与地理标志紧密挂钩,对发展经济起到了巨大作用。维护好西湖龙井这一品牌的市场形象,不仅有利于茶叶品牌的健康长足发展,也对树立杭州西湖的正面形象有积极影响。
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为西湖龙井的这场“防伪战”下了不少功夫。从“龙井茶防伪标识及其保真系统”,到开设专卖店,再到二维条码认证等多种“防伪”办法,我们可以看到防伪方法的步步更新,也忽视不了问题依旧存在。尽管可以通过核定种植面积、限量发放等途径控制防伪标识的数量,但仍缺乏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来确保防伪标识一定被用于正宗的西湖龙井。而一套成熟、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显然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茶农、经销商等多方群策群力,共同构建。